关于组织申报安徽省2022年工业项目投资导向计划的通知
来源: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作者:安徽汽车行业协会 时间:2021-12-23
各市经信局,广德市经信局、宿松县科经局:
为深入贯彻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加快重大项目落地实施,促进工业投资稳定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经研究,决定组织编制安徽省2022年工业项目投资导向计划,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导向计划的项目范围
2022年工业项目投资导向计划项目范围包括: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绿色制造、民营经济提升、装备工业、汽车产业、船舶工业、民爆行业建设、电子信息制造业、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工业互联网、非煤矿山建设、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等共14类项目。
(一)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项目。
2022年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项目包括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语音及软件、智能家电(居)、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光伏、智能终端等8个新兴优势产业,特种钢和精品钢材、优质有色金属、绿色和精细化工、节能新型建材、高端装备、现代时尚轻纺、健康食品等7个基础支柱产业,特色新材料、航空航天装备、医药及医疗器械等3个特色先导产业,以及其他领域工业项目。
申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及以上。其中续建项目为2021年12月31日前已开工建设的项目,新开工项目为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并计划于2022年开工的项目。填报格式见附件1。
(二)技术创新项目。
2022年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申报范围包括产学研合作项目、新产品研发项目2大类。
1. 产学研合作项目。
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在我省企业转化落地,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和需求,申报项目须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开展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填报格式见附件2。
2. 新产品研发项目。
申报单位为2022年度计划申请新产品认定的企业,新产品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者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性能先进、质量可靠、知识产权清晰,市场前景广阔,近三年批量生产并上市销售。申报领域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智能家电等高端制造业领域,以及冶金、化工、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领域。填报格式见附件3。
(三)绿色制造项目。
2022年绿色制造项目包括工业节能和减碳项目、工业节水和废水资源化利用项目、工业清洁生产项目、工业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工业节能环保产业项目等5大类。
工业节能和减碳项目是指具有显著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或有效提升工业企业绿色化管理水平的项目,包括工业节能项目,工业减碳项目,节能服务机构实施的合同能源管理类项目,企业实施的能源管控系统建设、碳排放数字化管理、“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解决方案等数字化绿色化协同项目;工业节水和废水资源化利用项目重点为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工业废水回收利用、水平衡测试及节水型企业创建项目;工业清洁生产项目重点为提高工业企业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的工艺技术改造项目;工业资源循环利用项目要求能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或效率,推动资源节约,主要包括工业领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再制造项目、秸秆工业原料化项目(不包括秸秆固化成型等能源化利用项目)和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项目;工业节能环保产业项目为节能环保产品装备生产建设项目。
申报项目要求总投资在200万元以上,项目分为续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其中续建项目为2021年12月31日前已开工建设的项目,新开工项目为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并计划于2022年开工的项目。填报格式见附件4。
(四)民营经济提升(专精特新)项目。
2022年民营经济提升(专精特新)项目申报范围包括“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投资项目、创新型中小企业投资项目、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建设项目等3大类。
1.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投资项目。
限定已认定的“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原则上要求投资额大于1000万元,重点支持企业围绕其主导产品而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
2. 创新型中小企业项目。
限定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申报,企业近2年连续营业收入和利润均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原则上要求投资额大于1000万元,重点支持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
3.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建设项目。
限定有效期内的省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申报。原则上要求投资额大于100万元,重点支持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的服务能力提升类项目。
填报格式见附件5。
(五)装备工业项目。
1. 智能制造项目。
紧密围绕工业领域智能化转型升级需求,重点在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五个方面实施智能制造项目,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1)离散型智能制造。建立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先进传感、控制、检测、装配、物流及智能化工艺装备与生产管理软件高度集成;现场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高效协同与集成。
(2)流程型智能制造。生产流程可视化、生产工艺可预测优化;智能传感及仪器仪表、网络化控制与分析、在线检测、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在生产管控中实现高度集成;实时数据采集与工艺数据库平台、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实现协同与集成。
(3)网络协同制造。信息数据资源在企业内外可交互共享。企业间、企业部门间创新资源、生产能力、市场需求实现集聚与对接,实现基于云的设计、供应、制造和服务环节并行组织和协同优化。
(4)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产品可模块化设计和个性化组合;建有用户个性化需求信息平台和各层级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能提供用户需求特征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服务;产品设计、计划排产、柔性制造、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实现集成和协同优化。
(5)远程运维服务。可实现装备(产品)远程无人操控、工作环境预警、运行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与自修复;建立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平台、核心配件生命周期分析平台;可对智能装备(产品)提供健康状况监测、最优使用方案推送、创新应用开放等服务。
2. 工业机器人应用项目。
实施机器换人工程,在工业各领域支持企业采用工业机器人对生产线或生产单元进行智能化改造,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产品品质,降低运营成本,减少不良品率,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生产事故。应用的工业机器人自由度≥4。
3.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
突出重大技术装备的两化深度融合,重点领域为工业机器人及增材制造、现代工程机械、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汽车和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高端数控机床、高端医疗装备等成套装备和关键核心零部件。
产品为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或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原理、结构、性能等方面有重大创新突破,集机、电、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具有显著的节能和低(零)排放特征。
填报格式见附件6。
(六)汽车产业项目。
2022年汽车产业项目申报范围包括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等3大类,包括整车及零部件,项目总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填报格式见附件7。
(七)船舶工业项目。
2022年船舶工业项目申报范围包括船舶智能制造(船舶总装建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智能船舶)、绿色制造(新能源船舶、绿色化技术改造)、高技术船舶及配套项目等3大类,项目总投资不少于300万元。填报格式见附件8。
(八)民爆行业建设项目。
2022年民爆行业建设项目申报范围包括新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科研项目等3大类,打造民爆行业智能化工厂、绿色化工厂、数字化车间,实现生产线无人化作业,提升行业安全生产水平。其中,民爆行业新建项目包含民爆生产线建设项目、民爆储存库建设项目;民爆行业技术改造项目包含提升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民爆行业科研项目包含新技术项目、新工艺项目、新设备项目和新产品项目。民爆生产线建设项目总投资要求在1000万元以上,民爆储存库建设项目总投资要求在200万元以上;民爆行业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要求在500万元以上;民爆行业科研项目总投资要求在400万元以上。填报格式见附件9。
(九)电子信息制造业项目。
2022年电子信息制造业项目申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光伏制造、锂离子电池、整机终端、智慧健康养老、智能硬件、电子基础产业等8大类,项目总投资要求在1000万元以上。填报格式见附件10。
(十)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项目。
2022年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项目申报范围包括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软件产业、信息服务产业3大类。其中,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项目包括人工智能基础产业(智能语音、智能芯片、人工智能软件及计算产品、智能机器人、智能终端、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智能运载工具),智能化升级(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金融、智能商务),智能服务(智能教育、智能医疗、智能健康和养老),智能社会(智能政务、智能法庭、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环保)等项目;软件产业项目包括首版次软件、工业软件等项目;信息服务产业项目包括生活类信息消费(数字创意内容和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公共服务类信息消费(医疗教育服务、数字惠民服务),行业类信息消费(电子商务平台服务、行业信息化服务),新型信息产品消费(智能防控创新产品、前沿科技信息产品),信息消费支撑平台(智慧城市治理与服务平台、信息消费体验中心)等项目。填报格式见附件11。
(十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项目。
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项目申报范围包括研发设计信息化、生产制造信息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工业大数据、工业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化综合信息平台、信息化综合集成创新、互联网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基于互联网的“双创”服务平台、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重点工业产品和设备上云等13个类别,总投资不低于300万元。填报格式见附件12。
(十二)工业互联网项目。
2022年工业互联网项目申报范围包括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平台、行业特色型平台、区域特色型平台、专业特色型平台、 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网络化改造升级、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服务载体建设、5G应用、标识解析创新应用、新模式应用示范、优秀解决方案、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等13类。
1. 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平台。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够应用于多个行业和领域,通过海量数据汇聚、建模分析与应用开发,提供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场景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的各类工业APP和解决方案,形成开放互利共赢的平台生态,支撑工业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创新和资源高效配置,加速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创新变革。
2. 行业特色型平台。行业特色型平台能够应用于某一细分行业,通过行业知识经验的沉淀、转化与复用,提供设备互联、建模分析、工业知识沉淀、高效工业APP开发、开发者社区建设等能力,面向细分行业生产全要素、全流程、全产业链提供端到端的行业整体解决方案。
3. 区域特色型平台。区域特色型平台平台能够应用于特定区域企业和产业集群,打造面向区域共性需求的服务能力,提供区域资源配置、区域设备规模接入、协同制造、物资采购、检验检测等应用,带动区域企业协同发展,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4. 专业特色型平台。专业特色型平台能够应用于生产制造关键场景或环节,通过采用前沿信息技术与工业机理模型融合创新,针对能源管理、研发设计、数据分析、品质管控、产品追溯、供应链管理等特定环节或特定场景,实现应用开发与优化服务,提升关键环节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5. 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内部信息化系统的综合集成以及云化改造迁移,实现企业生产数据的全面采集、实时处理和云端汇聚,支撑企业全流程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或是围绕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生态圈,提供数字化、网络化协同服务。
6. 企业网络化改造升级。内网改造:用时间敏感网络(TSN)、边缘计算、工业无源光网络(PON)、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等网络技术改造企业内网络,实现生产设备/设施、仪表仪器、传感器、控制系统、管理系统、工厂应用系统等关键要素的泛在互联互通,开展工业设计、产品研发、排产调度、加工装配、质量检测、安防监控、生产控制、产线巡检、仓储物流、设备监控等环节应用;外网改造:采用5G、宽带网络、软件定义网络(SDN)、软件定义广域网络(SD-WAN)、窄带物联网(NB-IoT)、信息中心网络(ICN)等一种或多种网络技术,实现多个厂区、工业智能设施/产品、产业链伙伴等的互联互通。基于企业外网开展网络化协同设计、控制以及设备在线检测、预测性维护、故障预警、诊断修复、运行优化、远程升级、供应链协同等应用。
7. 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标识解析服务商建设面向行业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和面向区域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开展支持标识注册、解析、数据管理和标识应用。
8. 工业互联网创新服务载体建设。基础电信运营商、制造业龙头企业、服务商、专业运营公司等建设面向公众和社会开放、具有公共服务属性、有较强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创新体验中心等。
9. 5G应用。开展基于5G的典型场景应用,包括智能制造、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能电网等典型场景的示范应用,并逐步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延伸。
10. 标识解析创新应用。工业企业运用标识解析技术,建立工业互联网企业内标识编码管理系统和标识解析数据采集手段,开展基于标识解析的供应链管理、产品质量追溯,探索供应链协同及优化、产品根因准确定位等创新应用。
11. 新模式应用示范。聚焦工业企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打造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平台化设计、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制造、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六大应用模式。平台化设计,聚焦工业设计资源分散、工具软件落后和研发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产学研用等各领域研发设计资源,加快工业知识经验沉淀、仿真设计工具创新,实现并行、敏捷、交互和模块化设计,推动供应商参与设计、用户反馈设计,提高产品设计水平、协同研发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数字化管理,聚焦工业企业数据开发利用程度低、管理决策效率低等问题,能够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打通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和供应链数据,通过全链条数据贯通与智能分析,实现组织架构优化、动态精准服务、辅助管理决策等管理模式创新,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智能化制造,聚焦传统工艺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和管控能力弱等问题,通过对制造过程数字化改造,推动设备、系统与平台等之间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对生产制造过程的动态感知、实时分析与科学决策,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与生产安全水平,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聚焦产业链结构复杂、信息不对称、协作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设计、制造、运维、供应链等各环节主体,推动关键数据共享和制造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跨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的研发协同、制造协同、供应协同,打造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云化服务与协同服务,以数据价值网络推动产业链延伸与价值链升级。个性化定制,聚焦产品附加值较低、多样化市场需求无法有效满足等问题,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增强用户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参与度,精准挖掘分析用户需求,并基于数据整合分析、模型库共享与供应商协同,实现模块化与个性化设计、柔性化生产、智能仓储和准时交付,实现高效率、零库存的生产模式。服务化延伸,聚焦传统制造竞争力下降、设备运维成本高、售后服务要求高等问题,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对产品的远程互联和数据分析,实现产品追溯、远程运维、分享制造、供应链金融、回收利用等服务模式创新,推动传统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变、从出售产品到“产品+服务”转变,拓展数字服务领域,重塑企业竞争力。
12. 优秀解决方案。立足制造业门类众多且数字化转型需求各异的特点,着力解决特定行业的典型场景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共性问题。重点面向原材料、消费品、装备制造、绿色生产、电子信息等领域,聚焦行业典型场景培育基于平台的系统解决方案,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水平。能够形成工艺改进、质量管控、节能降耗等解决方案,在特定行业的典型场景形成应用案例,并具备向其他行业同类场景推广的可行性。
13. 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企业基于安全防护、态势感知、攻击溯源、检测评估、仿真验证及新技术创新应用等,实现对工业互联网设备和控制、网络、平台、数据等多层次安全防护,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保障体系。
填报格式见附件13。
(十三)非煤矿山建设项目。
2022年非煤矿山建设项目申报范围包括非煤矿山及尾矿库的新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2大类,其中技术改造项目分为安全项目、绿色发展项目和信息化建设项目。新建项目总投资要求在3000万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要求在400万元以上。填报格式见附件14。
(十四)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项目。
2022年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项目主要包括加快工艺美术产业结构调整,围绕保护传承、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品种、提高艺术品位等进行技术改造的传统工艺美术项目;传统工艺美术科研、技艺研究和新产品开发项目;发挥国家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作用,培养工艺美术人才,支持建立大师工作室项目;支持开展安徽省工艺美术精品认定等项目。填报格式见附件15。
二、项目申报程序及要求
项目申报采取网上申报的形式,企业申报时应登录http://jx.ah.gov.cn(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网站),点击“企业云”服务平台,选择“数据报送入口”登录(未注册企业先注册),进入“安徽省工业项目投资导向计划申报”模块中完成项目有关数据的录入工作。申报系统将在2021年12月30日上午9时正式开放,各类项目必须在2022年1月14日前完成上报工作,申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可致电我厅信息中心(联系电话:0551-62871092、0551-62871705),政策问题可致电我厅各相关处室局。
申报实行属地化管理,中央在皖企业、省属企业和地方企业的项目均由建设地所在市、直管县(市)经信部门组织申报。部门审核截止时间为2022年1月17日,统一审核后,无需向我厅另报纸质材料。
三、认真做好项目的组织工作
导向计划是各级经信部门掌握工业投资导向的重要工具,是推进“双招双引”和项目建设的重要账本,是稳定投资预期的重要支撑,请各地高度重视,有计划地组织本地区企业申报,并做好申报指导工作。
2022年,未列入导向计划的项目,原则上不能申报我厅组织的各类专项和有关优惠政策。
联系方式:
投资与技术改造处(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项目):张涛,电话:0551-62871829;
科技处(技术创新项目):蒋庆斌,电话:0551-62871819,施婧,电话:0551-62871824;
节能与综合利用处(绿色制造项目):卢成建,电话:0551-62871724;
中小企业局(民营经济提升项目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投资项目、创新型中小企业项目):杨阳,电话:0551-62871935;
企业发展服务处(民营经济提升项目中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建设项目):张李祥,电话:0551-62871129;
装备工业处(装备工业项目):操礼贤,电话:0551-62871715;
汽车工业处(汽车产业项目):郑斌,电话:0551-62871786;
船舶行业管理处(船舶工业项目):金正霈,电话:0551-62871934;
民爆物品管理处(民爆行业建设项目):刘杰,电话:0551-62871845;
电子信息处(电子信息制造业项目):杨靖治,电话:0551-62871759;
软件服务业处(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项目):陈卫华,电话:0551-62871780;
产业信息化发展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项目):周菁,电话:0551-62871843;
工业互联网处(工业互联网项目):唐玉星,电话:0551-62871713;
非煤矿山管理办公室(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寇继业,电话:0551-62878829;
消费品工业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项目):张虎,电话:0551-62871730。
附件:1. 安徽省2022年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项目投资导向计划表
2. 安徽省2022年产学研合作项目投资导向计划表
3. 安徽省2022年新产品研发项目投资导向计划表
4. 安徽省2022年绿色制造项目投资导向计划表
5. 安徽省2022年民营经济提升(专精特新)项目投资导向计划表
6. 安徽省2022年装备工业项目投资导向计划表
7. 安徽省2022年汽车产业项目投资导向计划表
8. 安徽省2022年船舶工业项目投资导向计划表
9. 安徽省2022年民爆行业建设项目投资导向计划表
10. 安徽省2022年电子信息制造业项目投资导向计划表
11. 安徽省2022年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项目投资导向计划表
12. 安徽省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项目投资导向计划表
13. 安徽省2022年工业互联网项目投资导向计划表
14. 安徽省2022年非煤矿山建设项目投资导向计划表
15. 安徽省2022年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项目投资导向计划表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021年12月21日
相关附件:
协会简介
行业数据
行业标准
会员查询
Copyright©2021 安徽省汽车行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7503685号-1